文化符号壶|| 《丹凤朝阳壶》

2015年09月01日 22:38      文化符号壶公号
文化符号壶

文化符号壶|| 《丹凤朝阳壶》
文化符号壶




由安徽凤阳人设计、江苏宜兴人制作,集纳宜兴紫砂壶和凤阳花鼓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紫砂壶“丹凤朝阳”,于日前烧制成功。该壶的设计者、制作者将该壶捐赠给凤阳县政府收藏。

  宜兴紫砂,是一种民间传统制陶技艺,分布于宜兴市丁蜀镇,发端于北宋,成熟于明清,鼎盛于当代,在数百年的薪火相传中,紫砂壶艺“冠绝一世,独步千秋”,成为无与伦比的陶中瑰宝。凤阳花鼓,是集歌、舞、演奏、表演为一体的民间艺术,主要分布于凤阳县小溪河镇一带,起源于元末,花鼓小巧玲珑,鼓面直径三寸左右,鼓条是两根一点五尺左右的竹鞭(或细竹根)。花鼓表演者单手执鼓,另一只手执鼓条敲击鼓面,“双条鼓”亦由此得名,被周恩来誉为“东方芭蕾”。两者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并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弘扬“非遗文化”的一个最好课题。凤阳县青年陈家稳、李孝春很喜爱家乡的“凤阳花鼓”,也很喜欢宜兴紫砂陶,并由此产生了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宜兴紫砂为元素嫁接创作一款紫砂壶的设想。他们以凤阳花鼓的“鼓身”作为砂壶的身筒,以“凤”为嘴,用“龙”制把,寓意“龙凤呈祥”,再设计“丹凤朝阳”为壶钮,并命名为“丹凤朝阳”。

  “丹凤朝阳”壶设计方案出炉后,他们邀请闻名于全国的“紫砂陶传统手工”高手周鹏飞以“全手工技艺”制作。周鹏飞经一个多月地精心制作,6月15日,一款蕴含“两项非遗内涵”的紫砂陶壶艺作品“丹凤朝阳”创作成功。以“凤阳花鼓”、“紫砂陶艺”两项“非遗”联姻的作品,这在凤阳县是第一次,给中国《非遗法》的实施献上一份重礼,更为重要的是在“非遗重申报、轻传承”的氛围中,作了“传承中有创新”的可贵探索。

文化符号壶

文化符号壶

文化符号壶

文化符号壶

 

 

文化符号壶


文化符号壶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