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版上海自贸区提速 金融改革抢搭一带一路快车

2015年04月22日 23:19      中国新闻网
\

随着扩区方案尘埃落定,“2.0版”上海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扩大至120.72平方公里。

  无论是上海自贸区扩区,还是新设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不难看出中国政府以开放倒逼改革的决心和藉此找到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新优势的期待。

  由此,四大自贸区与此前公布的“一带一路”等共同构成了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分析人士指出,经由自贸试验区建设,“一带一路”有望加速落地。

  从中国版图中看,上海地处长江经济带“龙头”,是“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地理优势显著。

  以“建设开放度最高的自贸试验区”为目标的上海自贸试验区,毫无疑问将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

  对如何对接,上海财经大学自贸试验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认为,在地理层面,上海是一个出海口,贯通中国大陆,使得丝绸之路不再只是一个陆地战略;上海是全球吞吐量最大的港口,“这是上海自贸区对接国家战略的着力点”。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高地,上海自贸区最令人期待的便是在金融体制和国际金融方面为“一带一路”提供支持。

  赵晓雷建议,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全球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同时,积极争取将亚投行运营总部或支付中心设在上海或设在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片区。

  “上述两个路径实现后,既可为‘一带一路’提供实在、高端的支持,也有助于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促进中国金融制度改革,促进人民币真正国际化。”赵晓雷说。

  事实上,外界对上海自贸区金融领域的创新也最为关注。该领域要求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服务于实体经济,即政府应站在企业立场协调自贸区负面清单,为金融创新开辟更大空间。

  即将落实的新金改51条就包括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先试、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等内容。

  尽管扩区方案并未提及“金改”细则,但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主任沈晓明“及时”爆出“资本项目可兑换方案”正报批,“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坚持风险可控、稳步推进”是三大关键原则。

  “一带一路”带动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从内涵看,它主要针对该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这离不开资金的互联互通。随着亚投行、丝路基金等的加快推进,中国资本将大量输出,必然要展开多边金融合作。

  为规避风险,在自贸区“试验田”内营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构建中国资本输出的服务体系,“一带一路”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平台,并串联起新兴经济联盟。

  而自贸试验区扩容,恰恰是对包括上海在内的各个自贸试验区进一步突出先行先试,发挥好试验田功能提出的更高要求。

  “中国可在自贸区内逐步形成更适合中国贸易环境的话语权和贸易体系”,上海社科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潘大渭建议,发挥好自贸区机制和功能,中国四大自贸区有条件、有能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