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当代视觉艺术家作品展在京开幕
2024年01月16日 16:55 中视一带一路频道2024年1月11日晚,艺术无国界暨“乌拉圭当代视觉艺术家作品展”在乌拉圭驻华大使馆盛大启幕。40多件来自乌拉圭三位著名视觉艺术家佩德罗·佩拉尔塔,弗洛伦西亚·德·帕莱哈和拉斯·杜瓦尔特的精选作品,为中国观众呈现一场“色彩丰富、色调柔和、对比强肌理感十足、节奏明快、锐意先锋” 的视觉艺术盛宴。
展览作品涉及建筑学、艺术、设计、室内空间、视觉艺术、美学等多学科,恰逢中国传统节日龙年春节前夕开幕,锦上添花,为广大中国观众在黄金周长假期间带来一场美轮美奂、不出国门便可欣赏到的乌拉圭匠心绝艺 “西游东境”的国际视觉艺术体验。
在乌中议会友谊65 周的框架下,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大使馆临时代办、公使衔参赞马丁·奥兰多(Martin Orlando)阁下和使馆新闻处诚挚地邀请我们欣然出席了这场在乌拉圭驻华大使馆举行的乌拉圭视觉艺术家佩德罗•佩拉尔塔、弗洛伦西亚•德•帕莱哈和拉斯•杜瓦尔特三位艺术家的绘画展览及随后的新闻发布会和招待会。
乌拉圭,一个与中国远隔重洋的天然国度,其天涯之遥为我们的想象、猜测罩上了朦胧的神秘感。所幸在全球化进程与信息化不断加速的今天,物理空间的距离已不是问题,通过文化与艺术的交往,彼此间的距离逐渐拉近,心与心的沟通日益加强,为地球村村民的情感互动营建了交流场域。此次在乌拉圭驻华使馆举办的“乌拉圭视觉艺术展”就是最好的例证。该展从多个维度展现了乌拉圭多元、悠久的历史沿革和独树一帜的文明特征,彰显了乌拉圭人民对生命亘古不变的赞美和对个体生活的高度热情这两大重要命题。
展会上,佩德罗•佩拉尔塔家族(艺术家本人、母亲、夫人)三位艺术家丰富多彩、技艺精湛、才华横溢的视觉艺术作品,通过油画、水彩、素描、版画、雕刻画、水墨画、现代视觉艺术等绚丽多彩的笔墨丹青,以及跨越时空的奇妙构思,用本次画展歌颂了中乌两国建交35年来的深厚友谊,表达了期盼天下一家、命运与共的美好愿望。
形象,景观和抽象——视觉艺术展,以传播、推广和普及乌拉圭当代艺术发展现状至全球各个角落为目的,为全世界观众所知。其定位符合当代人们欣赏不同文化元素融合作品的需求。此次展览将艺术阐释为一种对图形图像和感官信号带有强烈情感的理解方式,它包括了景观的概念,对世界的记忆,身体和形象。此外,通过特殊的语言,高度的凝练,美妙的展示,艺术也可以被体察和被理解为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在实现自我认同过程中对现实的描绘。展览力求通过简洁明快的方式,展现当代乌拉圭视觉艺术发展现状。并通过此活动继续与中国开展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雕刻绘画艺术文化交流互鉴。
正如乌拉圭驻华使馆临时代办马丁·奥兰多在致辞中所说,“在乌中建立贸易关系65周年和两国建交35周年的背景下,我们希望继续加强两国关系。中乌贸易关系的建立标志着两国开启了互惠互利的商贸交流,这是在双方交往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件。同样,乌拉圭议会与中国全国人大建立友好关系也早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这足见乌中两国友谊源远流长。”
“乌拉圭视觉艺术展”作为纪念中乌建交35周年的重要文化活动,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关注。过去的35年里,两国交往密切,尤其是在文化艺术领域,不同的历史发展特征和文化差异相互吸引,为彼此更进一步共同面对现代化转型语境下的文化梳理和发展创造了前提。乌拉圭民族历史发展的活化石—工艺品、艺术品及雕刻绘画作品,使中国观众清晰感受到来自乌拉圭人民内心深处的远古情感呼唤和沉淀于生命个体中的集体记忆,为加强了解、增进友谊开拓了新的视域和路径。这已成为两国之间镌刻在民众记忆中的一个文化里程碑。
马丁临时代办在致辞中表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乌中虽然远隔重洋,但两国人民加强友好交往的共同愿望把我们“东岸人”和“东方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1988年2月3日中乌建交后,地球上相距最遥远的两个国家开启了携手合作的辉煌历程。35年来,双方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乌中关系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其高度的稳定性。2016年中乌中共同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揭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中乌关系步入了历史最好时期,堪称南南合作的典范。
马丁代办最后说,今年是中国农历甲辰龙年。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一种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图腾。龙与中国和世界上的一切都有关。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权力、高贵和荣誉的象征,也是幸运和成功的象征。。借此机会,提前预祝中国人民和全体在华乌拉圭同胞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事业兴旺,龙年大吉!
乌拉圭视觉艺术家佩德罗•佩拉尔塔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和腾飞,同时也是文化艺术上的“一带一路”,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融合东、西方多民族的文化艺术素养,相互借鉴、学习,融汇贯通,集更多的艺术家创作出不同文化艺术形式的好作品,促进当代文化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
佩德罗•佩拉尔塔介绍说,“本次乌拉圭使馆展出的这些画作,均出自我的家族(本人、母亲和夫人)三位艺术家之手,为中国观众认识乌拉圭当代视觉艺术发展的水平与现状打开了一扇互学互鉴的窗口。”
展会上,身兼视觉艺术家、教师、绘画和雕刻大师头衔的佩德罗•佩拉尔塔的母亲是乌拉圭杰出版画艺术家,她的艺术作品也同期展出。佩德罗•佩拉尔塔非常爱自己的母亲,他在致辞中回忆到母亲的时候说"My mother loved everything I did。"翻译成中文就是:“我妈爱什么我就爱什么,我爱什么我妈就给我什么。”
佩德罗•佩拉尔塔的母亲毕生从事的工作——版画艺术创作,也正是如此,母亲对绘画艺术的运用深深影响了他。但我们从他意味深长的致辞中聆听到发现,这个摩羯座的冷面男,何止是偷学了母亲的色彩搭配,在他整个人生轨迹上,都充满着浓浓的“妈宝情结”。
佩德罗•佩拉尔塔Pedro Peralta 1961年出生在乌拉圭的萨尔托,是乌拉圭杰出艺术家拉斯·杜瓦尔特 (Lacy Duarte) 之子。
幼年时的佩德罗•佩拉尔塔深受母亲绘画艺术的熏陶和影响,年满19岁时,接到母亲送给他的一盒颜料时,才意识到“这才是我想花一生精力去做的事情”。此后他立下志愿全心学画。先后在卡洛斯•波罗、奥斯瓦尔多•帕兹、比森特•马丁、聪明劳拉教授与大卫•芬克贝纳等乌拉圭摄影、雕刻、绘画工作室受教,来到蒙得维的亚入卡洛斯•波罗画室,这期间他推崇奥斯瓦尔多•帕兹,尊重比森特•马丁,喜欢劳拉教授,临摹效仿大卫•芬克贝纳,专靠绘画创作为生。期间在母亲的耳闻目睹、言传身教、全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佩德罗•佩拉尔塔逐渐成长为一名初出茅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雕刻、版画、视觉艺术家。1994年拥有自己的工作室,开始绘画、雕刻艺术职业生涯。他在蒙得维的亚建立起自己的绘画事业,多年后,他功成名就成为19世纪乌拉圭当代绘画雕刻视觉艺术史上最前卫的视觉艺术家之一。作品包括版画、素描和大画幅油画。
经过多年绘画艺术实践,功夫不负有人心,佩德罗•佩拉尔塔“术业有专攻”他于2002年开始在乌拉圭皇家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期间,个人画展也曾多次在拉美国家举办。直至今天用自己独特的艺术实践,成为乌拉圭及享誉拉美国家视觉艺术领域的著名大师。已在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多个城市举办40余次个展和50余次联展。如今,在乌拉圭的国家艺术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今佩德罗•佩拉尔塔 (Pedro Peralta) 已经是金属和木质版画领域的杰出专家。他说,“版画的技艺对我有着无穷的诱惑力,也许是因为它与手工艺的紧密联系……一块板子上的作品永远都是未完的作品,永远可以在上面做新的修改,加上新的细节。这是最刺激我的地方。”
他的创作世界是由许多方面组成的:他对文艺复兴时期和十七、十八世纪伟大艺术作品的崇拜,他对现实的讽刺视角,他的幽默感,他在内陆(圣卡洛斯)的童年和青年时期形成的文化背景,他与艺术界的早期接触(通过他的父亲Aldo Peralta和母亲Lacy Duarte),他在成长时期所沉浸的政治意识形态(他的父母都是共产主义者),这种意识形态及其实践所带来的幻想和幻灭,以及他对人类状况的批判。他是一个拥抱记忆的艺术家,贪婪地汲取艺术史的营养,通过探访过去来构思和创作油画、版画和素描。
《从巴别塔到穆特萨雷亚》,2014,10 x 10 cm,版画,金属欧洲遗产的财富始终体现在乌拉圭和拉美的文化中。佩德罗•佩拉尔塔 (Pedro Peralta) 从中汲取养分,同克里奥尔现实的文化调和,并倾注到作品中。
我向往的是一种平衡、纯粹与宁静的艺术,它不含有令人不安或苦恼的题材。对于一个脑力劳动者。无论是公务员或是作家,它好像是一种抚慰,像是一种镇静剂,或者像是一张舒适的安乐椅,可以使人得到休息、消除疲劳。这是佩德罗•佩拉尔塔对艺术的追求。显然,这也适用于他的爱情。佩德罗•佩拉尔塔在探索期的作品很多元素以及色彩搭配,都来自于妈妈的好品味。妈妈的色彩认知对佩德罗•佩拉尔塔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时装,到家居,日用品,装饰品等等。那个时期的佩德罗•佩拉尔塔会在画中运用大量纯色,让纯色点自然叠加,自然结合,使画面明度更高,也让色彩更明快。
1994年以后,佩德罗•佩拉尔塔觉得异国文化更能给他带来灵感,他的妈妈便支持他云游创作。佩德罗•佩拉尔塔受到西班牙画家画风,希腊雕刻,拉斐尔前派以及拉美等国家美术等等的影响,创造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不仅在风景画,连客户定制的肖像画也都用颜色与音乐用语所组合的独特名称,这表明,他的意图不在于故事的叙述或现实的再现,而是在这些完全不同的领域里有他的艺术课题,其中尤以色彩的力量占有重要意义。
画面中,艺术家佩德罗•佩拉尔塔的母亲侧面端坐在椅子上,仪态端庄、神情平静。在黑、灰二色为主基调的分割中,画面整体井然有序,形成了肃穆安详的氛围。母亲身体的曲线打破了背景垂直的窗帘、画框,以及与其形成九十度的地脚线。这是佩德罗•佩拉尔塔眼中的母亲形象。
佩德罗•佩拉尔塔说:“谁会关心这幅肖像究竟是谁呢?”那么,整个画面中诸如墙壁、地板、小花朵甚至是母亲等物象本身的意义似乎已经退居到次要的位置,而画家的取舍和安排则正是“灰与黑的配置”,这种安排与配置被归结为色彩之间的和谐。静观作品似见音乐般的节奏:画面黑灰浅灰之间过渡的节奏感;画面数个矩形构成的形体上的节奏感;以及黑色裙裾之厚重,灰色布帘及碎花之飘逸,母亲银白头巾之轻曼柔和无不在赏心悦目中透出音乐般的节奏感。然而,很多人还是愿意把作品中的母亲与佩德罗•佩拉尔塔相连接。说作为基督徒的母亲严厉有加,佩德罗•佩拉尔塔不敢直视她,只能画她的侧面。有妈如此,以至于佩德罗•佩拉尔塔一生只爱过两个女人,一个是自己的夫人,另一个是自己的母亲。每一个都脱不开他妈妈的样子。
接着,佩德罗•佩拉尔塔致辞之后,他的夫人弗洛伦西亚·德·帕莱哈Florencia de Palleja女士也发表致辞,接过话筒她深情地说,“乌中两国关系由来已久,中国人民对乌拉圭传统艺术已有了广泛接触,但北京观众观看现代风格的视觉艺术作品尚属首次,相信此次画展会加深中国观众对乌拉圭视觉艺术现代化、多元化的了解。同时她在讲话中表达了助推乌拉圭视觉艺术普及,让世界各地了解博大精深乌拉圭视觉艺术的美好愿望。她在致辞中向与会观众介绍了到访中国此次参展的视觉艺术家。
现实中的弗洛伦西亚·德·帕莱哈,是乌拉圭视觉艺术家佩德罗•佩拉尔塔的夫人。她是一个独特、美丽、睿智的女性,最有标志性的是两眉于前额连为一线,在传统意识中这种连心眉代表独立、理性、倔强。她性感红唇的风采,乌黑的杏仁状眼睛,自然流露出坚韧、锐利和智慧。
弗洛伦西亚·德·帕莱哈1996年出生于乌拉圭里韦拉,视觉艺术家,教师。她是视觉艺术家佩德罗•佩拉尔塔的妻子。他们的结合被称作是“珠联璧合,天赐良缘;郎才女貌,美满姻缘;心心相印,三生有缘”。这幅画创作于他们结婚后不久,藏于乌拉圭现代艺术博物馆。画中的弗洛伦西亚穿着嫩绿色的罗裙,搭配同色系的配饰,一条橘红色的披肩让她看上去迷人又娇小;身旁的佩德罗一手拿着画笔、调色盘,另一只手牵着妻子。一对情侣走进婚姻殿堂,本当兴高采烈。但是,女主一只手言不由衷地搭在男主手上,另一只手却有些紧张地拉紧了极具民族特色的披风。显然,女主是恐慌的。哪怕他们的头顶上有一只和平鸽衔着的绶带上祝福的话语:“如你所见,弗洛伦西亚·德·帕莱哈将永远与她心爱的丈夫佩德罗•佩拉尔塔比肩而立”。从那以后,弗洛伦西亚·德·帕莱哈就以这个名字开始了自己全新的艺术创作人生。
佩德罗•佩拉尔塔惊讶于她的绘画天赋,并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巧教给她。他们的夫妻关系亦师亦友,丈夫无疑成为她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
自此以后,弗洛伦西亚接受了绘画、素描、版画和装置等具体技术培训,以及艺术理论和哲学培训。并着手于一系列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艺术形式的创作,它们庄严地表现着女性真实、现实、残忍、苦楚的品质。以前还从来没有人像弗洛伦西亚一样与丈夫艰苦创业将如此艰辛的经历写在雕刻版艺术创作的画布上。娓娓回忆着自己与丈夫携手从事艺术创作的人生故事。
在弗洛伦西亚的笔下,森林,是在集体想象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元素之一,总是作为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被发现,可能被占据也可能空置,是避难所,抑或是需要穿越的地方。像大海一样代表未知,是前进的阻碍,也是推力。
弗洛伦西亚 (Florencia) 的创作过程是基于回忆的理论,一个柏拉图式的理论, "牢记灵魂深处的使命"。
镜子,是构成弗洛伦西亚 (Florencia) 宇宙的第二个元素。不可避免地,镜子与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可能性相关,就像爱丽丝那样。也许,通过眼睛在镜子中的反射,可以进入内心世界。谈到镜子,就不得不去思考镜子所反映的东西,不考虑镜子所反映的所有含义和想法。神奇的镜子,在其中打开了通往祖先知识的门户。
阳光,根据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意义也不同,它出现在树干笔直的树木之间(代表得到的学识),微微照亮了更蛮荒的树木(代表祖先的知识)。光指明了心灵的状态,照向想要逃离的地方,或是希望到达的地方。但还有一种光,似乎来自本体的中心,来自树木之间的空地或其中的元素。
如今她的作品已经在乌拉圭和其他国家展出,参加多个国际艺术博览会,并被多国藏家收藏。尽管耗费了一生的时间才被世人承认是一名艺术家,弗洛伦西亚的人生从她拿起画笔的那刻起就注定了不平凡。她的视觉绘画艺术让人们对当时的这位乌拉圭女画家有了新的定义,“大师的情人”的标签在她的身上不再暧昧不清、褒贬不一,却给她的艺术人生添上了别样的韵味。
开幕式上,乌拉圭视觉艺术家佩德罗•佩拉尔塔和夫人弗洛伦西亚女士分别在致辞中讲述过自己心爱的母亲埃尔维拉·拉斯·杜瓦尔·卡多佐 (Elvira Lacy Duarte Cardoso)的生平。
她是这次画展中的第三位需要着重介绍的重量级杰出艺术家。1937 年 9 月 15 日出生于乌拉圭萨尔托省的马塔奥霍市,是乌拉圭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其作品和生活在乌拉圭艺术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她在乡野环境中长大,与土地和巴西边境的联系影响了她的艺术视野。
她很早就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跟随匈牙利绘画大师 José Cziffery 学习绘画。她与画家阿尔多-佩拉尔塔(Aldo Peralta)的婚姻标志着一个艺术家庭的开始。她开始从事教学工作,巩固了她在文化领域的影响力。在哈瓦那双年展和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等国际活动的参与,使她的声望得到了确认。
拉斯·杜瓦尔特(Lacy Duarte)巧妙地、象征性地对抗了男权社会的压迫,她的社会和政治承诺体现在挑战男权叙事和根深蒂固的不平等的作品中。
她于 2015 年 12 月 27 日与世长辞,留下了跨越时代和国界的艺术遗产,一个反抗和挑战当时艺术和社会准则的女性声音。
画展开幕式结束了,展会上临时代办、两位视觉艺术家的致辞余音仍回响在我们的耳畔。眼前涵盖乌拉圭油画、雕塑、版画、水彩、漆画40多件经典作品,将蕴藏于乌拉圭民族艺术灵魂深处的写意精神娓娓道来,让中国观众领略到乌拉圭写意视觉艺术独特的魅力与诗性的意蕴的同时,在两国文化艺术交流史上建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我们作为观展人对他们不远万里到中国举办乌拉圭视觉艺术展,助推乌拉圭视觉艺术文化走向中国表示诚挚的感谢!希望乌拉圭视觉艺术家们未来与中国艺术界开展更多的合作,共同弘扬乌拉圭文化。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在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产品故事,讲“一带一路”沿线商贸故事上,河南省矿山起重机...
讲“一带一路”沿线商贸故事上,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具有实实在在的经历和案...
讲“一带一路”沿线商贸故事上,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具有实实在在的经历和案...
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11月26日—30...
国家“一带一路”智库专家、河北文史馆官员、文化学者梁勇教授应邀出席2024北京文...
林宏教授:国家“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智库工作组理论赋能“心联通...
一带一路中国网应邀对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
一带一路中国网应邀对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
【第二届链博会专访】王义桅: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 三
【第二届链博会专访】王义桅教授谈: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