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震林为“首届河北文艺评论开放周”作第四场讲座

2022年12月24日 16:52      中视一带一路频道
厉震林为“首届河北文艺评论开放周暨第八届河北省中青年文艺评论人才高级研修班”作第四场讲座   一带一路  丝路文化

厉震林为“首届河北文艺评论开放周暨第八届河北省中青年文艺评论人才高级研修班”作第四场讲座


12月22日晚,由河北省文联、省评协主办,河北文艺评论基地(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邯郸科技职业学院)协办的“首届河北文艺评论开放周暨第八届河北省中青年文艺评论人才高级研修班”系列高端讲座第四场,邀请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厉震林,以《中国电影如何创造下一个红利期》为题,为省评协三级会员及宁夏、新疆评协会员、新疆巴州文艺工作者和直播公众作了精彩讲座。

讲座中,厉震林通过梳理当下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认为目前中国电影的红利期已过,资本大量撤离,“今年是电影最难的一年”,可谓电影的寒冬。电影行业虽然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但是电影市场的基本面还在,因为存量观众和存量市场都还存在,只要有信念,电影行业不会辜负热爱电影的从业者。目前中国电影有如下三点转换:一是重新洗牌,从自由竞争到规模经济,体现为头部效应、集群效应、聚合效应显著。大投资的头部影片在电影市场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小项目和企业却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资本要对市场保持信心,均衡投资,影片的供给才能跟上,中国电影市场才有未来。二是留下的都是精英,都是把电影产业作为事业来追求和培育的,他们值得被投资。现在不同于以前市场竞争特别激烈的时候,这时逆向而行投资电影,就会成为在电影行业扎根的人,有可能获得以往不敢想象的市场收益。三是美学革命和产业革命,这需要三个方面的进步:第一,电影工业化,做到产业标准化、基地化,形成新业态、新盈利模式。第二,电影科技化,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展开美学想象,为世界制造概念。第三,电影国际化,中国电影的主题要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电影的语言要转化为国际语言,讲全球故事,让全球观众熟悉并喜爱中国电影。中国电影的工业化、科技化与国际化是实现电影强国目标的着力方向,我们要准备好迎接下一个红利期。

厉震林为“首届河北文艺评论开放周暨第八届河北省中青年文艺评论人才高级研修班”作第四场讲座   一带一路  丝路文化


厉震林讲到,疫情之下,电影行业愈发艰难。但是疫情的冲击对中国电影也是一个颠覆性、革命性的契机,因为在社会的经济基础、技术基础和观众基础都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电影艺术样式也会产生重大变革。中国电影打破困局需要从八个方面努力:一是主旋律电影商业化运作,立意主旋律,类型多样化。提倡新时代新主流,兼顾思想性、艺术性和商业性。二是拿出适合当下的好作品,才会让投资者更有信心。捕捉观众所需的情绪疏导点,找到与观众、市场的契合部位,在社会上产生共鸣。三是建立更长效的投融资机制。打造电影投资的品牌基金,提倡公司“直投”,设立“首席评论家”,为公司提供美学引导、美学风格路线。四是开拓后影院市场,平衡电影投融资结构。电影不仅依赖票房,也要开发版权交易、衍生品、电影小镇等。五是科技赋能,让观众重回影院。新技术是电影复苏过程中的营养剂和强心针,电影人要像懂艺术一样懂技术,通过科技的想象力,把故事讲得更加生动漂亮。六是跟技术相比,内容本身仍然是更加重要的。内容是艺术存在的最根本的元素,特别是内容的人文精神要保留。有人说“好莱坞死了”,就是指人文精神没有了,只剩下了技术。七是IP开发、影城改造、影游融合。要形成电影多重模式的开发,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观众观影的便捷度。八是打造好中国自己的系列化电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电影公司长期生存来看,系列化开发是特别好的规避风险的操作,是电影产业化、工业化的路径。总之,目前正是中国电影发力的最好时期,讲好中国故事的时刻已经到来。

厉震林强调,《“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提出了展望2035年,我国将建成电影强国的发展目标。当下中国电影走出困局,还有加强影院建设、发展科幻电影、出台行业标准、加大版权保护、推进基地建设、疫情纾困等诸多国家层面的政策利好可以利用。

厉震林教授面对整个电影业界,深度把握,站位前沿,可操作性强,不仅有对电影行业存在问题的解剖,更有对如何打破困局提出的解决之道。虽然上一个红利期已过,但只要政策鼓励、行业自律、资本重拾信心,那么下一个红利期就能到来。

厉震林为“首届河北文艺评论开放周暨第八届河北省中青年文艺评论人才高级研修班”作第四场讲座   一带一路  丝路文化


本场讲座的与谈人,河北师范大学教授胡景敏认为,厉震林教授的讲座,一是信息量非常大,涉及电影工业、产业、行业的过去、现在、未来,许多小问题都可以做成大文章。二是视野非常开阔,报告属于影视经济学范畴,从产业的寒冬这个小的切口进入,一下子打开了投资融资、规模经济、国家红利的宏阔视野。三是有前瞻性,面对影视行业、影视产业、影视工业经过三年疫情的寒冬状况,给出了中国电影回春回暖、走出寒冬的前瞻性思考,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此外,厉震林教授提出的剧作家“要像懂艺术一样懂技术”,把想象力打开,达到“喜马拉雅式的叙事高度”等观点很有冲击力。

厉震林为“首届河北文艺评论开放周暨第八届河北省中青年文艺评论人才高级研修班”作第四场讲座   一带一路  丝路文化


本场讲座的与谈人,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赵惠芬认为,厉震林教授站在影视行业的学术前沿,为我们做了一场深具现实性、前瞻性和启迪性的精彩讲座。厉震林教授提到的“戏剧到了产生新剧种的时代”“电影市场是最敏感体现时代变化的艺术形式”“电影就是内容为王”等观点,我们深有体会。无论电影技术如何发展,讲一个好故事,塑造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应该作为电影的第一追求。无论是歌颂英雄的史诗巨著,还是表现凡人烟火的平凡故事,都需要创作者以悲悯的情怀、审美的眼光、独特的视角、真实的细节书写这个伟大的时代。即使身在尘埃,也始终保有对美好的向往,感知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保有对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这是我们想进影院看到的人文精神。

主讲嘉宾对与谈人阐述的观点和问题作了回应和延伸。

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方竹学,省评协主席邢建昌一直在线关注。本场活动的受众,由评论家作为主力军,省内外广大电影从业者、爱好者、高校师生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腾讯会议参与人数平均136;视频号直播平台观看人数1100,点赞次数5809。不少观众在腾讯会议、微信视频号直播平台互动区点赞、提问、评论,尤其就纪录电影、桌面电影、戏剧电影等话题,向主讲嘉宾请教交流。

讲座的广度、深度、高度和务实求解的风格,赢得学员和观众的广泛认同和强烈反响,希望主办方安排直播回放,方便进一步消化吸收,启发思考。

厉震林为“首届河北文艺评论开放周暨第八届河北省中青年文艺评论人才高级研修班”作第四场讲座   一带一路  丝路文化


讲座由河北省评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汪素芳主持。

\


主讲嘉宾简介

厉震林,上海戏剧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电影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与谈人简介

胡景敏,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巴金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巴金研究、影视文化研究。

赵惠芬,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现任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研究员。主要作品有论文《河北梆子文化述论》《论河北梆子的原创精神与文化缺失》《艺术创新与文化自觉》等几十万字。主编《河北艺术史·戏剧卷》等。

 

来源:河北文艺评论    责编:一带一路微视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