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李可染诞辰110周年—墨天神境·李可染最后十年作品展

2017年12月01日 10:30      国家博物馆

国博展讯

                                展览开幕式现场

       2017年11月30日下午,“纪念李可染诞辰110周年——墨天神境·李可染最后十年作品展”在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文化部原部长、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理事长蔡武,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赵实,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卢昌华,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徐里,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徐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冯其谱,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谢小铨,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家属代表李小可等出席开幕式。我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主持开幕式。

展览前言

      李可染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巨匠,大家对他的艺术并不陌生。2011年5月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之时曾举办“李可染艺术大展”,全面回顾和展示了李可染先生的艺术道路和各个时期的艺术精品。

       今年是李可染先生诞辰110周年,我们精选了先生最后10年的精品力作,以“墨天神境”为题举办此展,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艺术大师。李可染先生的最后十年是他最为辉煌的十年,也是他走向其人生艺术巅峰的十年。

       在李可染先生7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先生紧跟时代,经历了长期的艰苦磨练之后,他在上世纪50年代通过写生而回归到水墨的创作之中,这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中国画写生的当代意义,在李可染先生的代言下,于改造传统国画的时代要求之中获得了超于写生的意义,而由写生所导引的表现新时代,再由表现新时代而建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笔墨和新的创作方法这个历史性的发展过程中,李可染先生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尽管李可染先生50年代行走在各地的写生,表现出了时代的意义,但是,完善其笔墨与个人风格,却在此后一个更长的时间段才得以完成,特别是在经历了60年代中期之后十年的曲折过程。李可染先生1959年为我馆创作的《六盘山》,正反映了这种过渡时期的笔墨特点。在此后的创作中,李可染先生用墨越来越重,用笔也越来越厚实,他在“为祖国山河立传”的努力中,探寻一种最适合自己的笔墨语言,其中最难得的就是“苦学”,也就是他所倡导的“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可以说先生完全践行了这一个法则。

        而他“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是从1979年到1989年,也就是先生72岁到82岁这最后十年。在这十年间,李可染先生以他非凡的个人风格,将中国山水画引领到一种新的高度、新的境界,同时,也挽回了晚清以来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颓势。也因此,他80年代后期曾有意将“师牛堂”改为“墨天阁”,可见先生对传统墨法的高度重现和推崇创新。这十年,他建构了“李家山水”的基本格局;这十年,他完善了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所造就的个人风格;这十年,他簇拥起了当代中国山水画艺术的高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我们今天举办这个“墨天神境”展,以李可染先生这位艺术大师巨匠作为个案,展示其艺术高峰之精品力作,其意义不言而喻。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 吕章申

 国博展讯

   李可染
(1907—1989)

       李可染,江苏省徐州人,生前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李可染13岁从乡贤钱食芝学中国画,1929年考入西湖国立艺术院研究生班,师从林风眠、克罗多专攻西画。1931年以后,李可染以满腔热忱投入爱国救亡运动。他于1938年加入郭沫若领导的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三厅,先后在武汉、长沙、重庆等地绘制大量抗日救亡宣传画。

        1941年起,李可染本着“用最大功力打进去,用最大勇气打出来”的宏愿,致力于中国画的改革和复兴。抗战胜利后,李可染到北平国立艺专任教,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由此而深入中国书画艺术之堂奥。

       20世纪50年代,李可染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的精神万里写生,为中国画发展开辟出一条充满生机的新路,将中国画艺术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成为中国美术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李可染的艺术创作在60年代以后进入了高峰,作品气象沉雄博大,韵致幽深,在题材、构图、笔墨、意境等方面均取得了创造性的突破。他的艺术理念、艺术成就在海内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享有崇高的声誉。李可染不愧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中国美术史继往开来的重要里程碑。

国博展讯
李可染在榕湖饭店

 

神韵
李可染书画欣赏

国博展讯
春雨江南图,68.5cm×46cm,1984年
明度很高的洋红和透明淡墨的单纯组合,加上对宣纸奇特性能的熟练驾驭,便幻化出春雨江南的空翠湿润。虽然快笔运墨,但笔笔有力,笔笔肯定,淡墨被挤入纸中,丰沛的水分随之在笔触周边形成水纹,毫不犹豫地笔笔跟上,便造成了这种类似相片底版的效果。笔触丰富多彩,极富造型感,何处为山石,何处为草木,不假设计,全由笔势随机应变。孔子曰:“随心所欲不逾矩。”此之谓也。(王鲁湘)

国博展讯
崇山烟岚图,129cm×67.8cm,1983年
《崇山烟岚图》应视为李可染晚年最为成熟并且具有标志性的作品。不仅因为此幅作品画得大气磅礴,水墨淋漓,无懈可击,更因为可染写生补写的这段跋文,道出了他对中国艺术的精深体会与对古人之画及画理的准确评点,更道出了李可染数十年苦学后在画面之上书写的“臻神妙境”背后的奥妙。(吴洪亮)

国博展讯
井冈山主峰图,122.5cm×68cm,1984年
这种上顶天、下无地的一峰雄起式构图是李可染独有的。高山仰止。雄伟的山岳在李可染心目中是一种伟大精神的体现,具有对人的品行廉顽励懦的道德激励作用。所以他的山峰尤其是主峰,一定是一座丰碑,立于天地之间。此图前景的松林和人物与远景的井冈山主峰形成强烈对比,震撼人心。(王鲁湘)

国博展讯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91.5cm×56cm,1989年
经典李家山水范式,逝世前两个月所作。“奇峰一见惊魂魄”,其稳健的气象全然没有任何衰弱气息,任何一个细节都在理性掌握之中,无一笔一墨流于松垮、散乱。这样的丘壑,这样的笔墨,只能出自于心智健全、生命力旺盛的伟丈夫之手。从这幅作品的生命气息来看,死亡离李可染还很遥远。如果没有特别的变故,他的艺术生命力本应该像这幅作品标题所揭示的那样: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山高而水长。(王鲁湘)

国博展讯
王维诗意,137cm×68cm,1987年
王摩诘是中国历史上画与诗最具禅意情思的代表。“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可染先生爱此诗,反复画此图,可见在寻找着画中之诗,诗中之画的意境。那立于石桥上观瀑的人中或许就有可染先生自己,在感慨一夜雨后的百重泉涌,聆听那滔滔水鸣,感叹自然造化天生的诗境。此幅画作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将黑白对比,反复、重叠的出现,在规律中求变化,泉是黑中白,字是白中黑,相得益彰,突现出可染先生对作品布局、颜色明度变化的极致讲究。(吴洪亮)

国博展讯
老松若虬龙,69.2cm×45.5cm,1987年
此冬牧图也。画昔年所见黄山老松,感其风骨与冰雪之质,愈老而愈劲愈奇愈美,这大概也是以松自况。李可染常画松林点景,但像这样为一棵老松造像,还很少有。前人画松有固定程序,李可染创自家笔墨,纯以粗笔焦墨写之,愈见金石之气,铮铮铁骨。牧童与牛似是补景,与老松成一对比。该年李可染八十岁,已是人书俱老,却又不失其赤子之心,难得难得。(王鲁湘)

国博展讯
秋趣图,69cm×46cm,1987年
此幅作品的确是李可染先生所绘大山大水题材之外的另一种内心的表述。画面上牧童在放牛的间隙趴在地上斗着蟋蟀,近处的水牛打着瞌睡,而不觉间秋风已将树叶染成金黄色,俨然一幅悠悠然,忆童年的抒情画卷。所题“忽闻蟋蟀鸣,容易秋风起”,又将文人的伤秋情怀融入其中,使作品平添了几多惆怅。(吴洪亮)

国博展讯
斗牛图,46cm×68.5cm,1988年
两头牛无论从造型还是用墨,都像两块铸铁。这是两座大山的碰撞。题诗有深意,就像一个阅尽了人世的智者、长者,目睹这紧张激烈的争斗,看到的不是对抗,而是和解。“牧童呵叱声不厉,双双归去踏夕阳”。 在牧童爱昵的呵声劝解下,刚刚还在顶牛的这对宝贝,又双双踏上了夕归之路。画面表现的是此时的斗,而画家嘱意的,却是彼时的和。作为敦厚长者,李可染看待世界的目光永远是和蔼的、温存的。在生活中,他也始终是一个不激不厉的谦和君子。(王鲁湘)

国博展讯
黄山云海,105cm×144cm,1982年
李可染山水画中的黄钟大吕之作。明清之际的新安画家,还有石涛、石溪、梅清,都喜欢画黄山,近人张大千、刘海粟、董寿平也以画黄山名世。他们画黄山都着意于一个“奇”字。只有李可染的黄山,着意于雄浑和神秘,给人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浑沌初辟的感觉。此图主峰磅礴郁结,横空出世;云海翻腾,动荡不已;而神秘的曙光不知来自何处,幽深的峡谷深不可测。观看此图有一种读“创世纪”的不可名状的宗教感和敬畏之心。(王鲁湘)

国博展讯
漓江山水天下无,67.5cm×126cm,1984年
李可染从1959年开始画漓江,一直到1989年,前后四十年。从画漓江之形,到画漓江之神,最后是画漓江之韵。他笔下的漓江山水,越画越洗练,越画山体越高大,越画造型越单纯。到了这个境界,白纸对青天,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你说他画的是山?是石?还是几块清清苍苍的古玉?笔老而秀,墨苍而润。焦墨飞白,似不经意中留出山岩幽光;浓墨飞溅,粗服乱头中率意潇洒;重墨如盘,严谨造型中收拾整体;淡墨如玉,空灵透明中层次无尽;轻墨似烟,清光无滓中韵味隽永。水墨山水画至此,豪华落尽,墨韵无穷。(王鲁湘)

国博展讯
无尽江山入画图,67cm×111.5cm,1982年
李可染山水画既给人境界辽阔,江山无尽的感觉,又构图饱满充塞,顶天立地,很少留有余地,惜纸如金。他是把中远景拉近,舍弃前景,以“高远”之山势撑住画面,再以峡谷中的河流或云气曲折婉转通向远处峰影,构成一个“平远”、“幽远”、“深远”、“迷远”的局部。此图境界,可以说众“远”兼备,所以“江山无尽”。(王鲁湘)

国博展讯
澄怀观道

国博展讯
东方既白

国博展讯
神韵

国博展讯
无涯

国博展讯
实者慧

国博展讯
白发学童

国博展讯
峰高无坦途

 

师牛堂
李可染书房欣赏

父亲一生有六个堂号,以“师牛堂”最为著名,八十年代开始使用,他的许多代表作大都落此堂号……
“师牛堂”代表父亲艺术成就的高峰,它不仅记录承载着父亲的艺术和精神,还有亲情与友情,父亲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安静、愉快和幸福的时光。“师牛堂”是父亲的画室,也是他的战场,是父母和我们的家。
——节选自李小可《“师牛堂”》

国博展讯
李可染夫妇在师牛堂

国博展讯
李小可与父母

 

“师牛堂”复原场景

 国博展讯

国博展讯

国博展讯

国博展讯

国博展讯

 

 展厅
展厅实景欣赏

 国博展讯

国博展讯

国博展讯

国博展讯

国博展讯

国博展讯

国博展讯

国博展讯

国博展讯

(摄影 周子杰)

【 展 览 信 息 】

国博展讯
纪念李可染诞辰110周年——墨天神境·李可染最后十年作品展

展期:2017/11/30—2018/1/3
展厅:国家博物馆 北11展厅
票务:免费

编辑 | 赵 阳
审核 | 孙丽梅
刘 钧
张 应

 国博展讯

 

 责编:中视微视

最新资讯